华北东北地区“未名”项目启动培训会在京召开

2021-09-22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image002.jpg

9月18日,“中国慢乙肝低病毒血症治疗研究(未名)项目”华北东北地区启动培训会在北京召开,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杨希忠教授,项目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庄  辉教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徐小元教授等出席会议并致辞讲话和授牌,项目执行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感染病中心鲁凤民教授在线致辞,封  波、郑素军教授授课辅导,17家医院项目负责人等40多人现场或在线参加。启动部署会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李增德秘书长主持。

image.png

庄辉院士指出,目前慢性乙肝患者接受一线核苷 (酸) 类似物长期治疗,一般有3种情况:一是部分患者HBV DNA和HBsAg均降至很低水平,这部分患者符合“珠峰”项目要求,可按“珠峰”项目方案治疗,约30%~50%患者可获得临床治愈;二是部分患者HBV DNA已检测不到,属于完全病毒学应答,但HBsAg水平仍较高,这部分患者可用原方案继续治疗,如HBsAg降至较低水平,则可进入“珠峰”项目,争取获得临床治愈;三是部分患者虽经一线核苷(酸) 类似物长期治疗,HBV DNA低于2000 IU/mL,但仍能检测到,如继续用原方案治疗,HBV DNA仍可检测到,持续处于低病毒血症,称为低病毒血症患者。这部分患者约占20%~30%,按目前我国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为300万例估计,低病毒血症患者约有60万至90万例,他们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较高。因此,对这部分患者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案,使其达到完全病毒学应答,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对这部分患者尚无规范的治疗策略,因此,“未名”项目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开展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力争提出低病毒血症患者有效的优化治疗策略。

image.png

庄 辉院士强调,由于“未名”项目是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因此,大家一定要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凝聚集体智慧,共同努力奋斗;其次是严把入组病例标准,凡是入组“未名”项目的病例,一定要符合项目要求的低病毒血症患者标准,不是低病毒患者千万不要入组;第三要做好随访工作,减少失访;要按时随访,完整准确地收集患者的数据和信息;第四是要求统一检测的指标,一定要使用国际认可的检测试剂统一检测;对病人标本的采集、标注、储存和运输等,一定认真细致,严防标本渗漏,保证进入实验室的标本百分之百合格。

image004.jpg

杨希忠指出,北京大学感染病中心和北大人民医院,作为“未名”项目临床工作牵头单位,首先完成了伦理审查,并携手区域项目医院率先召开启动培训会,为全国项目推进带了好头,奠定了基础。关于项目实施问题,杨希忠强调:要认清意义,“未名”项目是“珠峰”项目、“绿洲”项目的继续和补充,是一个系统整体,相得益彰。我国乙肝“防”的问题解决较好,世卫组织充分肯定,但存量很大,诊断、治疗、治愈率还很低,“治”的任务相当艰巨,国家有关方面高度重视,世卫组织要求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危害,因此,肝基会继“珠峰”项目和“绿洲”项目之后,发起设立“未名”项目。要重视项目,任何工作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未名”项目作为新项目更是如此,与会人员在理解消化基础上,要及时给领导汇报、给部署传达、给相邻科室通报,使更多人了解项目内容、意义、方法、标准、要求等,以便凝聚力量共同做好项目。要抓紧展开,项目规划明年六月底前各医院完成患者入组任务,还要持续随访,时间紧任务重,要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措施,建立项目组织,实行责任制,定期通报讲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入组任务。要加大宣传,“未名”项目汇聚大批全国专家,庄  辉院士不顾年高体弱,为项目倾注大量心血,今天全程参加会议,中华医学会徐小元教授对项目非常支持。要加强宣传工作,使全社会、肝病患者等了解项目,临床医生树立信心,动员引导更多患者参加项目。

image009.jpg

徐小元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致辞,他指出,“未名”项目科研性强,只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就能多出成果,为完善充实我国乙肝防治《指南》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国肝炎防治事业发展,也可以为全球乙肝防治贡献中国专家的智慧。

image007.jpg

参会人员感到,低病毒血症长期临床结局堪忧,肝纤维化进展和肝癌风险显著增加,要努力使项目在慢乙肝诊疗上发挥“寸土必争”作用,为我国的乙肝防治事业贡献力量!

image013.jpg image0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