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天晴肝病研究基金科研课题评审会在北京举行

2019-10-22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blob.png


2019年10月20日上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组织召开了天晴肝病研究基金2019年度科研课题评审会议。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杨希忠教授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庄辉院士共同主持会议,邀请了陈国凤、陈红松、陈小苹、陈煜、贾元利、李杰、李兴旺、刘克洲、南月敏、饶慧瑛、向宽辉、谢雯、辛绍杰、邢卉春、徐小元、颜学兵、杨永平、周育森等18位教授参加了课题评审。

首先,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杨希忠介绍了2019年度基金工作情况及评审规则。他指出,2011-2018年度课题共参与申报1907项,资助215项,扶持84项。结题课题中共收获论文成果220篇,其中SCI 74篇,核心期刊135篇。2019年度肝基会共收到申报课题205份,经过形式审查补正合格167份,全国共有26个省(市)118家单位参与课题申请,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以及三线以下城市均有分布;除医院相关科室申报课题外,今年有3家高校和2家公卫单位申报。其中临床研究相关课题105项,基础研究相关课题62项。研究方向涉及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重型肝炎/肝衰竭、肝癌、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及肝病相关其他研究。他强调,基金运行八年来,管理规范、有序,申报、评审、立项坚持原则,学术委员会专家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申报课题质量逐渐提高,基层课题增多,历年资助课题研究顺利,成绩斐然,成果突出。

今年的课题初审,邀请学术委员会专家50位参与网络评审,入围90项,网络评审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原则,采取评分制评审方式,隐藏课题申报个人信息后,分类、分级、分领域评审。

  随后,学术委员会主任庄辉院士向与会专家提出会议评审的方法和要求,会议采取小组评议、大会决议的方式,分领域综合四大因素分别评审,选拔课题以临床应用为主,侧重小而精的课题,倾向二三线城市及中青年医生,适当照顾西部地区申报课题,对评选出的课题提出指导和修改建议,完善课题后进行开题报告,确定资助。

blob.png


  经过专家现场评审,学术委员会主任和管理委员会主任确定,共33项课题中标,待课题修改完善后,参加11月15日开题报告,通过最终评审确定后,给予全额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