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乙肝随访与临床科研平台2017中期培训会在杭州举办
- 分享
2017年8月26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办的“第六次全国肝纤维化、肝硬化学术会议”在美丽杭州拉开帷幕,会议由肝病学分会肝纤维化学组承办,旨在推动中国肝纤维化、肝硬化学术交流,促进我国肝纤维化、肝硬化临床诊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会议云集了全国肝病学和感染病学领域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七百多名该领域医生注册参会,肝病学分会肝纤维化学组主任委员徐小元教授主持会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希忠教授受邀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讲到,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是全天候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相互支持,相互信任,长期合作,开展了许多公益项目。本次学术会议,聚集了全国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精英与学者,将深入交流肝纤维化、肝硬化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肝病学科发展,为肝病人才队伍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26日晚,借大会的召开之际,为了节省时间与经费,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举办了“中国乙肝随访与临床科研平台2017中期培训会”。杨希忠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出席并主持会议。庄辉院士、贾继东教授、段钟平教授、徐小元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捐资方正大天晴医学部王振玖博士到会致辞,战略合作伙伴上海艾莎医学田永谦总经理等参加会议并提供技术解答。31家项目成员单位负责人和数据管理员共70多人参加培训并进行了经验交流。
这次培训会是继今年2月上海培训会后又一次项目全员的培训。杨希忠教授指出,乙肝随访平台在各位的努力下,经过5年来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为了提高录入数据质量,随着上半年新系统的研发、上线,各分中心积极安装使用,逐步展开患者信息的录入和随访工作,乙肝随访平台真正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在工作组调研走访中发现,各分中心不同程度的对录入规范需求和数据使用、科研需求,以及对最新临床诊疗知识的渴求,进而召开会议组织大家共同学习前沿信息和开展学术交流,并将项目最新系统技术推广介绍。他强调,项目组应尽快建全与分中心的联络机制,及时沟通,有效应对;各分中心应提高认识,全面上线新系统,加强院内行政沟通和数据监管,保质保量录入和随访,继续推进规范录入,促进科研产出,建立数据共享和科研理念,将数据最终应用于科研,并进一步指导临床,推动加快建立我国乙肝大数据平台。
贾继东教授总结项目工作时提到,为了提高数据质量的同时,能够减轻医生录入负担,尽快实现数据共享和科研产出,上半年以来项目进行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举措。经过各位努力,在完成数量积累过程中,在质量提升方面已初见成效,我们将与各位并肩奋斗继续努力,共同推动项目发展,能够早日实现我国乙肝数据库的大平台,实现临床规范治疗,为乙肝患者造福,消除乙肝。
会上,上海艾莎医学蒋倍红技术经理介绍了CR-HepB录入规范和上半年更新维护情况,许晨超技术总监介绍了新系统即将全面引入的AI技术,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支持化验单、报告单即时转化等全新技术;北京友谊医院单姗博士介绍了新系统与HIS系统对接基本流程,全面展示了该院对接过程,为其他分中心对接提供模版支持;河南省人民医院靳秀医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胡旭医生分别分享了该院项目的推进经验。
会议组织了认真的讨论。交流经验、查找问题,现场技术指导。会议认为,在接下来的工作开展中,大力进行旧系统中数据统计分析,制定清洗补全计划和规则,在新患者录入上,选择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录入,确保信息全面、完整、规范,坚持患者的长期随访,对有意向加入项目的新中心,选择条件较好的,能够坚持可持续性录入的,批准加入,对分中心系统对接问题肝基会会同有关各方制定规则协助行政沟通。
最后,庄辉院士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首先肯定了项目工作,他指出,乙肝数据大平台从筹划到落地,16年的漫长建设已展现成果,在此过程中优势已逐渐显现,平台的建立逐步推动和促进乙肝的规范治疗,建立了社会组织与公司友好合作关系,推动了企业的公益发展,促进了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学术交流。在今后的项目开展中,应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和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高效工作网,及时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帮助带动参加单位成果产出,推动科研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