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治疗、治愈、康复最新进展如何?权威回应来了!
- 分享
2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与患者康复有关情况。
全国累计治愈病例数与累计死亡病例数的比值13.8:1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全国累计治愈病例数与累计死亡病例数的比值进一步扩大到13.8:1,治愈率持续上升。下一步,要继续紧紧扭住城乡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两个关键,按照分区分级差异化的防控策略,进一步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重视轻症患者治疗,加强重症患者救治,切实巩固好防控成果。
全国医疗卫生系统派出的护士已达2.86万
郭燕红说,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医疗卫生系统派出的精锐医疗力量已达4.2万人,其中护士有2.86万,占医疗队总数的68%,在患者的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方舱医院、隔离病区、ICU中都有护士的身影,护士在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当中精心照顾、精心治疗、精心观察病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与医生一道,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呼吸康复有利于患者逐步恢复、参与社会活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随着治愈出院患者的不断增多,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了对出院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和健康管理的一系列要求。特别是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要求区分不同的患者。轻症患者更多地要居家或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康复;重症患者出院以后要由专门的康复医疗机构提供很好的康复。
在康复技术方面,中日友好医院康复科主任谢欲晓介绍,呼吸康复治疗由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健康促进方法组成,强调个性化方案。它包括心肺功能训练、有氧功能训练和力量训练以及日常功能训练,还有心理治疗方法。针对新冠肺炎来说,呼吸康复可能会减轻肺炎的有关症状,提高心肺活动耐力以及改善身心健康状态,有利于患者逐步地恢复、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研究表明在疾病急性期的病情稳定阶段,康复介入越早愈后越好。目前对重症和危重症的住院患者主要以挽救生命的疾病救治为主,对轻症和普通型患者的病情稳定阶段,越早期介入康复对愈后越有利。
重症患者治愈出院后可到指定机构接受康复治疗
谢欲晓说,针对新冠肺炎治愈后患者,各地已在原有呼吸康复工作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呼吸康复探索,部分地区指定专门的康复医疗机构来承担。出院后的康复治疗首先需要在出院前对患者肺炎的相关症状、心肺活动耐力、体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进行简要评估。评估后,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建议各地到指定康复医疗机构接受呼吸康复治疗。对于轻症、普遍型的患者,多数患者没有肺功能后遗问题,可以各地指定在社区或者在家庭中在医疗观察的同时,循序渐进进行一些增进身心健康的运动锻炼。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中发挥了很大效能
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王融冰表示,现在中西医结合的覆盖率面非常大,通过前一阶段的治疗效果和后一阶段中药介入后的治疗效果的比较,可以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确实发挥了比较好的效能。对于轻症病人,用中药以后可以迅速改善发热症状或者减轻咳嗽症状,使其病情不再往重症发展。重症期使用中医药不但可以改善这些症状,对于和呼吸相关的指标也有一定改善,这就阻断了病情继续向危重症发展过程,降低了危重症的发病率同时也就等于降低了病死率。
全国共派出5500余名重症专业护士,整体护理对重症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郭娜表示,严密观察病情、密切医护配合,做好危重症患者的整体护理对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考虑到湖北和武汉重症以及危重症患者治疗需要,此次在国家援派的医疗队中共派出5500余名重症专业护士,重症专业护士占重症医务人员总数的3/4。所以可以看到他们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在救治的工作当中,重症护士一方面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关注他们呼吸循环的情况,同时要严格做好人工气道的管理、肾脏替代治疗、ECMO护理、俯卧位通气护理等等。对于危重症患者同时要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事实证明通过护士们的精心护理,病人的病情得到了缓解,情绪得到了纾解,也确保了救治效果。
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的医疗服务需求有保障
郭燕红表示,在对疫情进行研判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根据省里对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分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地区。针对高风险地区,比如湖北武汉就要以当前新冠肺炎防治和患者救治工作为重点,加强救治力量的统筹。首先要保障肿瘤,尿毒症这些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的患者的医疗需求,还要保障一些重点人群,比如孕产妇、儿童、老年的人等,要保障他们的日常医疗服务需求,同时还要保障急诊的医疗服务。现在湖北省已经公开了接诊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名单,同时还指定了非新冠肺炎的产妇就诊的医疗机构名单,目的就是有序引导和保障好日常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对于中风险地区,要一手抓好疫情防治和患者救治工作,另外也要逐步恢复日常医疗服务的提供和保障。在疫情研判基础上,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到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上来。低风险地区,要全面迅速的恢复日常的医疗服务工作,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服务需求,对日常的门诊服务、住院服务绝对不能一停了之、一关了之。
11例新冠肺炎去世患者完成病理解剖,将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月29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毒感染是一个新发传染病,对它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组织学损伤等一系列问题都不是很清楚,而病理解剖工作对回答这些问题至关重要。现在确实有很好的消息,有11例病理解剖去世的患者,初步的结果大体上可以看到比如痰堵、肺部病变,包括一些血栓的形成,对我们临床已经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病理解剖从大体标本到组织学到分子病理学以及病原学等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病理专家在和临床专家一起讨论已经见到的结果。单纯病理结果只是从病理上看到的,一定要结合临床做综合判断,包括病人的基础疾病,既往疾病情况等。到底死因是新冠病毒感染、其他基础病,还是炎症因子风暴等,这些数据很快就会报出来,然后供临床治疗决策做重要参考。
王贵强说,病理解剖是一项非常高风险的工作,感谢从事病理解剖的各位病理学专家的贡献,也感谢临床医生做积极的动员工作,更要感谢故去的这些患者及家属对病理解剖工作的大力支持,因为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病的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救治、降低病死率。
文: 健康报记者 王倩 音:杨真宇 编辑:马杨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